家住福州市晋安区茶园街道洋下东社区的林谦萍虽然一人在家,却怡然自乐。看着墙角外孙的羽毛球拍,他盘算着:周末女儿又会带孩子一起来看望自己;第二天可以去晋安区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下棋;就算哪儿也不去,现在居家养老有了“平安通”,也是安全感满满……
近年来,福州市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52.79万人,老龄化程度达22.19%,居全省前列。
新形势下,如何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福州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健全网络让服务全面下沉、创新形式让服务方便可及,打造“e福养”福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平安通”服务试点等新举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老年人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
“林叔叔,早上好呀!”晋安区茶园街道洋下东社区副书记唐燕笑意盈盈地敲开了林谦萍的家,进行日常走访。
原来,今年74岁的林谦萍是位独居老人,唐燕时不时就会上门走访。“但自从装了‘平安通’,我就放心多了,来他家的次数也少了。”她说。
唐燕口中的“平安通”是一套红外线感应设备。如果独居老人在家出现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红外线感应设备会自动触发预警。
“这是党和政府的关爱!”林谦萍乐呵呵地说,“安装‘平安通’的感觉就像身边多了个隐身保姆,心里很踏实。”
在晋安区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福州民政平安通服务管理平台,也就是“平安通”系统的“大脑”。晋安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平安通”项目经理柯捷祥熟练点击鼠标介绍,年龄分布、老人分类、守护方式、异常情况确认等信息在平台上均能精准获得。
去年5月,《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平安通”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试行)》出台,在部分县(市、区)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平安通”服务试点,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无线定位、安全监测等服务。
截至目前,福州市已在鼓楼、晋安、闽侯、连江等4个县(区)开展“平安通”服务试点。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传统习惯和普遍愿望。近年来,福州市以试点“平安通”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在老年人全方位需求、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协调联动,让老年人无论在家中、社区还是在养老机构,都能够于“无感”中感受到养老服务的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当前,福州全市各级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达3317家,覆盖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机构总数和床位数均居全省首位。但是,养老服务资源如何精准下沉?除了“平安通”创新服务形式以外,“e福养”福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让养老服务像“送外卖”一样,来到每位需要的老人身边。
“很高兴能为您服务!期待下次再见!”不久前,福建某家政公司养老服务人员翁妃敏在闽侯县南通镇泽洋村顺利完成了一单养老服务的“送外卖”——村里一位老人通过“e福养”福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小程序下单需要艾灸理疗,翁妃敏通过手机接单并上门服务。
养老也能“送外卖”吗?这个问题在福州得到了肯定的答案。2020年,南宫28登录入口福州市创新建设“e福养”福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微信小程序现在是老百姓使用频率最高的服务端。”福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郭昌盛介绍道。“e福养”平台的公共服务端现包括“一网一APP一小程序”,为市民逐步汇聚全市所有的养老服务资源。曾几何时,福州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带来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区域不平衡等挑战,但“e福养”平台由市级统筹建设,助推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实现服务网络下沉,让城乡老年人都能获得可及的养老服务。
助医、助浴、助洁、上门照护……在“e福养”平台,市民只要一键下单,养老服务都可以送上门。不仅如此,“e福养”平台还为大家提供了养老床位在线预订、养老补贴在线办理、老人能力评估在线申请、养老资讯实时查看等方面内容,入住养老机构从原来要多次跑、实地看,转变为网上比选、网上下单。截至目前,平台入驻居家养老服务商21家,上架上门服务产品1436项,产生服务工单146.4万单,对接服务全市151万老年人。通过“e福养”平台实现的养老“送外卖”,正在潜移默化中悄悄提升福州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感。
据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福州养老服务呈现出新特点:一是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增速快。二是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活跃,对政府服务供给和服务监管提出新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养老服务新形势下,福州市致力于将“e福养”福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由政府全额投资建设、集服务和监管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福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政府全额投资建设,让“e福养”集服务和监管于一体成为可能,自建成起就吸引了国内多个省份和城市来福州学习。而融便捷服务和有效监管为一体,正是福州市这项工作成为“全国首个”的先进之处。
“平台打通了数据资源共享,在AI赋能下,便捷服务和有效监管‘双向奔赴’,从而在‘无感’中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郭昌盛介绍。
过去,民政工作人员要监管养老服务人员的入户服务,只能通过抽查服务工单、回访被服务的群众等人工方式。现在,只需打开“e福养”平台,就能从服务下单、服务定位打卡、上传的照片记录、服务后评价等节点对养老服务进行全过程监管。
过去,补贴金额主要依据养老服务机构上报的数据来计算,民政工作人员还需要查看发票、合同等进行核实。现在,“e福养”系统会自动抓取老年人的机构入住信息、服务信息,并根据对应补贴政策自动精准计算补贴金额。
过去,养老服务设施运行情况的巡查只能通过人力一家家实地抽查。现在,打开“e福养”“智慧云眼”就能对诸如长者食堂的厨师做菜时是否戴了厨师帽这样的细节小事实现线上巡查。
“变‘跑现场’为‘AI管’,节约了人力、物力和精力,还提高了监管力度、精度和效率。”郭昌盛说。截至目前,“e福养”平台共接入养老服务设施3317个,服务网共入驻172家养老机构、99家照料中心,共提供养老床位2万余张,入住9326名老年人。(记者 林蔚)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