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智能化养老设备的不断创新与普及,正在为居家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对于高龄独居老人来说,这些新型设备不仅是生活的辅助工具,更是安全的守护神。随着智慧养老的崛起,如何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保障,成为了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天早上,徐汇区凌云街道的金牌养老顾问张楠都会第一时间拨通独居老人的电话,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张楠告诉记者:“每三天一次,确保一周内对每位老人至少关爱两次。我们团队有十个成员,负责两百多名老人的照顾。”张楠认真记录着每位老人不同的需求,尽力在忙碌的社区事务中照顾到每一个独居的老人。然而,他也坦诚面对着心理压力。“我们担心老人在我们下班后会有突发状况,而这种不确定性常常让我们寝食难安。南宫28官网”
94岁的杨伯伯就是一位独居老人,他的家中发生了小意外。前不久,他在厨房的砂锅里熬粥时,因忘记观察而发生了烟雾。幸好,家中安装的智能烟雾报警器及时发出警报,将情况迅速通报给了养老服务中心和他的家属,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机。此时,在徐汇居家智能关爱平台的工作人员金骁诚介绍,这样的例子在社区越来越普遍。“目前已有超过一万户老年人安装了这些智能设备,当设备异常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联系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并提供上门保障服务。”
智慧养老并非仅仅依赖老人的自我保护,更是整合了人防和技防,一场无死角的养老服务正在渐渐实现。为了更好地发挥智能设备的效用,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互联网平台,将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养老服务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张楠感受到了这种转变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前很多突发情况我们都是在事后才得知,现在过去的24小时内的问题,通过智能设备能第一时间被监测到,提高了我们对老人的关怀力度。”
在闵行区新虹街道的养老服务监测后台,苏伯伯通过佩戴的智能手环发出了求助信号。客服迅速判断出苏伯伯曾患有高血压,立即派遣社区养老管理人员上门确认情况。这种智能手环不仅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还能在夜间记录老人的心率和血压数据,实时监控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希望尽量减少对老人的生活干扰,让他们自如使用智慧养老相关设备。”服务平台技术经理杨华说道。
尽管智慧养老设备的安装在社区迅速推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些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尤其是对于智能手环,他们担心耗电或辐射等问题。张楠充分理解这些疑虑,因此在上门看望老人时,他积极绘制智能设备的宣传海报,逐一向老人们解释操作及益处。在他的努力下,社区近四十位独居老人开始尝试使用智能设备。
新虹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顾彬欢表示,社区的任务就是让老年人了解这些便利的选择。让居家养老更便捷、更受欢迎,已然成为了社区工作的重要目标。作为上海的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反映,目前约有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或社区养老,如何让他们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关爱,便成了破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关键。
覆盖常规需求的同时,智慧养老的推广也为基层干部的工作提供了切实的支撑。养老服务走向智能化,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也为社区老人提供了更为周到的关怀。居民的生活安全、健康问题,不再仅仅依赖工作人员的目光,而是依靠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保障每一位长者的日常安全。
上海正在持续推进智能养老设备的普及,目标是让每位老人在家中都能享受到如同机构内养老的优质服务。这样的创新不仅提供了有效的养老服务解决方案,也为居家老人的幸福生活铺设了智能的保障。
在科技与老人生活的交融中,智慧养老设备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正以无形的力量守护着独居老人健康安宁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