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那么幸福的夕阳生活是怎样的?有便捷的配套设施、有丰富的文娱活动,还有暖心的上门巡诊服务……近年来,为了深入推进区域党建“家·健康”惠民项目持续开展,打造“康养”芙蓉,实现党建联盟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以关爱老人、服务老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为经开康养事业发展树立典范。
番茄炒鸡蛋、肉末茄子、青菜豆腐、红烧排骨……每天中午,芙蓉社区的大食堂早早就忙碌起来,一盘盘刚出锅冒着热气的菜肴陆续被端到了取餐口,志愿者开始排队登记等餐,手脚麻利地进行打包,并送往辖区高龄、独居、残疾等特殊老人的家中。家住柠檬郡的潘奶奶是一名97岁的高龄独居老人,由于自己出行不便,家人因工作繁忙无法在身边照顾照料,如何让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营养饭菜,一直是家人牵挂的事情。
芙蓉社区翠微居民区的网格员和志愿者在入户探访时了解到潘奶奶的情况,仔细询问了她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后,便迅速与社区大食堂进行对接,同时安排“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针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制定送餐时间表,确保老人每天都能吃到口味多样又营养的健康餐食。南宫28娱乐平台送餐过程中,志愿队还会通过聊天陪伴的方式,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及健康需求,及时录入健康档案,方便随时应急。“奶奶,今天有排骨炖冬瓜,闻着味道就觉得香,拿汤汁拌饭更好吃哦!”志愿者刚敲开房门,就热情地打着招呼,潘奶奶微笑着接过饭菜,招呼志愿者们坐下歇歇。
据了解,“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提供的“暖心送餐”服务,是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幸福社区 康养芙蓉”项目品牌的又一延伸创新举措,旨在发动辖区低龄老人就近照顾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以楼栋到单元再到小区的范围延伸,致力于构建“健康养老、文化养老、互助养老、合作养老”相融合的社区康养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基层治理创新高质量发展。
因为行动不便或健康原因,外出就餐或者买菜回来自己做饭做菜,越来越成为困扰高龄老人的难题。为关爱辖区高龄、独居、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减轻他们的出行负担,翠微居民区党委在芙蓉社区党委的指导引领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辖区资源,链接老年食堂与老年助餐点,首先组织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等积极入户探访,摸清统计特殊老人基础台账。接着,在辖区内发动征集,招募组建一支专为特殊老人送餐到家的“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以包保各自楼栋、单元的形式,共同助力“暖心送餐”服务顺利开展。该志愿队的志愿者大多为辖区内的低龄老人,他们热情积极又充满爱心,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就近照顾楼栋、小区内的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
“暖心送餐”服务一经推出,就获得众多居民的好评和点赞,该服务是社区党委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的有力举措。未来,芙蓉社区还将持续优化拓宽康养项目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与品质,用实际行动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让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个家庭,让党的力量凝聚在每个居民心中。
近年来,芙蓉社区党委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以“幸福社区 康养芙蓉”项目为纽带,依托各小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培育一支健康监测队伍,面向居民开展常态健康监测,建立社区健康大数据。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一支专业助医团队,提供专业健康咨询,给予个性化指导。创新挂号陪诊服务,为辖区老年群体打造就医绿色通道。深入发挥区域化党建平台作用,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康养模式,构建“健康康养、文化康养、互助康养、合作康养”相融合的社区康养服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翠微居民区党委联合芙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肥蜀山民生社工、暖心志愿服务团队、芙蓉社区第四届微创投项目“幸福来敲门”常态化开展“康养芙蓉 幸福社区”系列活动——“家医有约 上门巡诊”服务。
“爷爷,您的血压有点高,降压药每天有坚持在吃吗?”日前,芙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位医生与居委会、社工、志愿者一起来到80多岁的顾爷爷家中,由于顾爷爷常年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同时患有腰椎键盘突出,行动不便。家庭医生为他进行基础血压血糖监测,询问了解日常饮食习惯给予建议,同时在腰椎肩颈部位进行按摩,疏通经络,指导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
接下来,芙蓉社区将以“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继续整合辖区医疗资源,发挥巡诊团队作用,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满足居民多元化、精细化的健康需求,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最美不过夕阳红,那么幸福的夕阳生活是怎样的?有便捷的配套设施、有丰富的文娱活动,还有暖心的上门巡诊服务……近年来,为了深入推进区域党建“家·健康”惠民项目持续开展,打造“康养”芙蓉,实现党建联盟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以关爱老人、服务老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为经开康养事业发展树立典范。
番茄炒鸡蛋、肉末茄子、青菜豆腐、红烧排骨……每天中午,芙蓉社区的大食堂早早就忙碌起来,一盘盘刚出锅冒着热气的菜肴陆续被端到了取餐口,志愿者开始排队登记等餐,手脚麻利地进行打包,并送往辖区高龄、独居、残疾等特殊老人的家中。家住柠檬郡的潘奶奶是一名97岁的高龄独居老人,由于自己出行不便,家人因工作繁忙无法在身边照顾照料,如何让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营养饭菜,一直是家人牵挂的事情。
芙蓉社区翠微居民区的网格员和志愿者在入户探访时了解到潘奶奶的情况,仔细询问了她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后,便迅速与社区大食堂进行对接,同时安排“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针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制定送餐时间表,确保老人每天都能吃到口味多样又营养的健康餐食。送餐过程中,志愿队还会通过聊天陪伴的方式,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及健康需求,及时录入健康档案,方便随时应急。“奶奶,今天有排骨炖冬瓜,闻着味道就觉得香,拿汤汁拌饭更好吃哦!”志愿者刚敲开房门,就热情地打着招呼,潘奶奶微笑着接过饭菜,招呼志愿者们坐下歇歇。
据了解,“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提供的“暖心送餐”服务,是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幸福社区 康养芙蓉”项目品牌的又一延伸创新举措,旨在发动辖区低龄老人就近照顾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以楼栋到单元再到小区的范围延伸,致力于构建“健康养老、文化养老、互助养老、合作养老”相融合的社区康养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基层治理创新高质量发展。
因为行动不便或健康原因,外出就餐或者买菜回来自己做饭做菜,越来越成为困扰高龄老人的难题。为关爱辖区高龄、独居、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减轻他们的出行负担,翠微居民区党委在芙蓉社区党委的指导引领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辖区资源,链接老年食堂与老年助餐点,首先组织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等积极入户探访,摸清统计特殊老人基础台账。接着,在辖区内发动征集,招募组建一支专为特殊老人送餐到家的“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以包保各自楼栋、单元的形式,共同助力“暖心送餐”服务顺利开展。该志愿队的志愿者大多为辖区内的低龄老人,他们热情积极又充满爱心,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就近照顾楼栋、小区内的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
“暖心送餐”服务一经推出,就获得众多居民的好评和点赞,该服务是社区党委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的有力举措。未来,芙蓉社区还将持续优化拓宽康养项目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与品质,用实际行动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让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个家庭,让党的力量凝聚在每个居民心中。
近年来,芙蓉社区党委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以“幸福社区 康养芙蓉”项目为纽带,依托各小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培育一支健康监测队伍,面向居民开展常态健康监测,建立社区健康大数据。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一支专业助医团队,提供专业健康咨询,给予个性化指导。创新挂号陪诊服务,为辖区老年群体打造就医绿色通道。深入发挥区域化党建平台作用,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康养模式,构建“健康康养、文化康养、互助康养、合作康养”相融合的社区康养服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翠微居民区党委联合芙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肥蜀山民生社工、暖心志愿服务团队、芙蓉社区第四届微创投项目“幸福来敲门”常态化开展“康养芙蓉 幸福社区”系列活动——“家医有约 上门巡诊”服务。
“爷爷,您的血压有点高,降压药每天有坚持在吃吗?”日前,芙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位医生与居委会、社工、志愿者一起来到80多岁的顾爷爷家中,由于顾爷爷常年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同时患有腰椎键盘突出,行动不便。家庭医生为他进行基础血压血糖监测,询问了解日常饮食习惯给予建议,同时在腰椎肩颈部位进行按摩,疏通经络,指导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
接下来,芙蓉社区将以“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继续整合辖区医疗资源,发挥巡诊团队作用,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满足居民多元化、精细化的健康需求,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最美不过夕阳红,那么幸福的夕阳生活是怎样的?有便捷的配套设施、有丰富的文娱活动,还有暖心的上门巡诊服务……近年来,为了深入推进区域党建“家·健康”惠民项目持续开展,打造“康养”芙蓉,实现党建联盟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以关爱老人、服务老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为经开康养事业发展树立典范。志愿者轮流上门送餐让特殊老人吃上“暖心饭”番茄炒鸡蛋、肉末茄子、青菜豆腐、红烧排骨……每天中午,芙蓉社区的大食堂早早就忙碌起来,一盘盘刚出锅冒着热气的菜肴陆续被端到了取餐口,志愿者开始排队登记等餐,手脚麻利地进行打包,并送往辖区高龄、独居、残疾等特殊老人的家中。家住柠檬郡的潘奶奶是一名97岁的高龄独居老人,由于自己出行不便,家人因工作繁忙无法在身边照顾照料,如何让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营养饭菜,一直是家人牵挂的事情。芙蓉社区翠微居民区的网格员和志愿者在入户探访时了解到潘奶奶的情况,仔细询问了她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后,便迅速与社区大食堂进行对接,同时安排“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针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制定送餐时间表,确保老人每天都能吃到口味多样又营养的健康餐食。送餐过程中,志愿队还会通过聊天陪伴的方式,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及健康需求,及时录入健康档案,方便随时应急。“奶奶,今天有排骨炖冬瓜,闻着味道就觉得香,拿汤汁拌饭更好吃哦!”志愿者刚敲开房门,就热情地打着招呼,潘奶奶微笑着接过饭菜,招呼志愿者们坐下歇歇。据了解,“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提供的“暖心送餐”服务,是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幸福社区康养芙蓉”项目品牌的又一延伸创新举措,旨在发动辖区低龄老人就近照顾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以楼栋到单元再到小区的范围延伸,致力于构建“健康养老、文化养老、互助养老、合作养老”相融合的社区康养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基层治理创新高质量发展。点亮社区幸福画卷打造养老服务新标杆因为行动不便或健康原因,外出就餐或者买菜回来自己做饭做菜,越来越成为困扰高龄老人的难题。为关爱辖区高龄、独居、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减轻他们的出行负担,翠微居民区党委在芙蓉社区党委的指导引领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辖区资源,链接老年食堂与老年助餐点,首先组织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等积极入户探访,摸清统计特殊老人基础台账。接着,在辖区内发动征集,招募组建一支专为特殊老人送餐到家的“暖心到家”志愿服务队,以包保各自楼栋、单元的形式,共同助力“暖心送餐”服务顺利开展。该志愿队的志愿者大多为辖区内的低龄老人,他们热情积极又充满爱心,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就近照顾楼栋、小区内的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暖心送餐”服务一经推出,就获得众多居民的好评和点赞,该服务是社区党委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的有力举措。未来,芙蓉社区还将持续优化拓宽康养项目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与品质,用实际行动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让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个家庭,让党的力量凝聚在每个居民心中。家医有约·上门巡诊让老人在家有“医”靠近年来,芙蓉社区党委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以“幸福社区康养芙蓉”项目为纽带,依托各小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培育一支健康监测队伍,面向居民开展常态健康监测,建立社区健康大数据。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一支专业助医团队,提供专业健康咨询,给予个性化指导。创新挂号陪诊服务,为辖区老年群体打造就医绿色通道。深入发挥区域化党建平台作用,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康养模式,构建“健康康养、文化康养、互助康养、合作康养”相融合的社区康养服务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翠微居民区党委联合芙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肥蜀山民生社工、暖心志愿服务团队、芙蓉社区第四届微创投项目“幸福来敲门”常态化开展“康养芙蓉幸福社区”系列活动——“家医有约上门巡诊”服务。“爷爷,您的血压有点高,降压药每天有坚持在吃吗?”日前,芙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位医生与居委会、社工、志愿者一起来到80多岁的顾爷爷家中,由于顾爷爷常年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同时患有腰椎键盘突出,行动不便。家庭医生为他进行基础血压血糖监测,询问了解日常饮食习惯给予建议,同时在腰椎肩颈部位进行按摩,疏通经络,指导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接下来,芙蓉社区将以“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继续整合辖区医疗资源,发挥巡诊团队作用,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满足居民多元化、精细化的健康需求,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曹孟李珂昕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