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山区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西山颐养”品牌,切实提升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凌晨三点,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云光社区,独居的刘阿姨从一阵心慌中惊醒。她试图摸出手机联系女儿,却因虚弱无力几乎无法抬手。生死瞬间,一句微弱的“救命”打破了寂静——家中安装的AI紧急语音呼叫器瞬间识别呼救,后台客服迅速联系其女儿,一场可能酿成悲剧的意外被及时化解。这一场景,正是西山区以“智慧养老”为切口,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作为应对老龄化社区居家安全隐患的利器,云南甲子养老公司已在全区2239户家庭部署智慧监测服务,形成“设备+平台+服务”闭环。这些设备不仅能在紧急时刻救命,还提供日常查询、南宫28用药提醒等贴心功能。如张子芬老人忘关火引发的险情、王近贤老人对设备提升安全感和生活质量的感谢,都印证了智慧养老的实效。
棕树营街道鱼翅路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设施适老化、功能齐全(日间照料、心理关怀、助餐等),深受老人欢迎。这得益于西山区“1+10+N”三级网络布局:以区级平台统筹,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139个社区站点延伸服务触角。2024年,全区投入4459.92万元,建成10个街道中心、43个社区站点及27个老年食堂,引入社会力量新增2家机构、110张护理型床位及46家服务公司,南宫28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6.7%,专业照护能力显著提升。
精准政策托起养老温度。面对28.63%的老龄化率,西山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系列政策规范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及上门服务。政策向特殊群体倾斜:234名特困老人100%实现机构供养意愿;2024年发放高龄津贴超1308万元,惠及2.2万名80岁以上老人;为特困分散供养及低保老人发放月服务补贴50元。2021年以来,投入400余万元完成660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为500户老人提供“十助”服务超1.5万小时,“家庭养老床位”落地生根。
西山区以“西山颐养”为引领,构建“一网(多元服务)一带(环滇池康养)一园区(银发经济园)”格局。通过举办招商会推介资源、引导企业入库落户,推动医康养、旅居养老等模式融合。区民政局局长沈凤生表示,未来将推广“物业+养老”模式,培育规模化品牌化企业,深化医养结合,致力将“西山颐养”打造为全国知名康养品牌,推动服务从“基本保障”迈向“品质升级”。